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项艳涛 尽管国际油价波动回落,但国内油田服务业继续保持较高景气水平,相关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持续增长。 Wind数据显示,已披露三季报的油田服务公司中,巴肯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开发”)、华油汇博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力恒信”)业绩改善明显。具体来说,今年前三季度,海油发展实现营业利润339.47亿元,同比增长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3亿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11%。恒鑫潜力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7亿元,同比增长18.26%。其中,第三季度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6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1.8万元,同比营业额。石油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油气公司持续实施的增储上产政策。以“三桶油”为例,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光大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当前全球勘探开发活动仍将保持活跃。国内方面,政策上调储量上产保障了油田服务业的繁荣。 “三桶油”资本支出总体保持较高水平,资本支出的高投入将有效保证增产增储的增长,油服企业将充分受益。 “尽管当前油价震荡下跌,但按现价计算,各大油气企业仍能保持盈利能力,行业资本支出持续增长。由于油气企业的业绩明显落后于油气企业的投资周期,油价下跌第一阶段高油价带动的高强度资本投资带来的好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海油发展管理层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公司目前业务稳定且不断增长。凝析油及LPG(液化石油气)业务销售受油价影响较大,但通过市场调研、库存管理及专业研究分析稳定价差,油价波动对该业务毛利影响较小。因为今年国内油田的服务公司,大额订单往往是在国外签订的。 “走出去”成为国内油田服务公司业绩增长的一大方向。例如,今年9月,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油服”)新签总能源拉塔维项目公司二期井场及井间管道工程合同金额25.53亿元。 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工程”)与A公司DNOC 天然气运营营销有限责任公司阿联酋LNG(液化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签订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之一),合同额36.88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签署伊拉克海水管道项目EPC合同,合同金额约180.32亿元。石化油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签合同822.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262.8亿元,同比增长62.0%。中海油发展表示,公司依托国内成功经验,为油气区块提供一体化开发服务,增长显着。 “近年来,石油天然气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任何人都加速了他们的“前进”。凭借领先的技术和显着的优势,中国石油企业和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林伯强表示,只要国际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企业的业绩就有望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