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加速节能减碳

日期:2025-10-17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吴继霞 见习记者 王楠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央预算内节能减碳投资特别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减碳、低碳零碳负专项支持方向 碳达峰和碳中和示范、基础能力建设。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俊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节能减碳符合全球绿色发展趋势d 及国内“双碳”目标。重点行业企业如果不积极创新,就会面临政策壁垒和市场排斥。同时,不仅倒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也给后续企业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的空间。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传统高耗能制造业正在加快节能减碳步伐。以造纸、纺织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为例,不少上市公司将继续通过技术升级、能源强化等方式提高生产能源效率。例如,近年来,先河股份不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广“以纸还林、以纸还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布局广西、湖北等地,抢占资源高地,打造“林、浆、纸、用”完整产业链,全力投入生态林业建设发展。四川合江竹纸一体化高性能纸浆项目正在对植物基新材料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练兵。 材料、节能、碳化转型也加速。例如,熔盛石化持续优化炼化一体化装备。利用蒸汽、水等梯级能源和低温余热回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热力海航海水淡化装置,实现了显着的节能减排。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年半年度业绩简报称,金塘项目作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拓展区,拓展下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实现原料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管理办法》建议DIN“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减碳改造”,为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高能耗场景提供绿色转型机遇。以日升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推动光伏与储能技术在园区能源管理中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一体化率,深化储能业务布局,持续降低整体能耗。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比例来降低碳排放。詹俊豪表示,上市公司积极推动节能减碳,体现了竞争逻辑的变化。企业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节能减碳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它是环保的。要提升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推进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节能减碳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引擎。从创新技术到产业融合再到科研绿色发展正在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协同。高效节能、储能和碳捕获技术将不断重现,绿色金融与数字手段的融合也将拓展企业的转型路径。企业如果能够未雨绸缪,不断创新,提高产业协同,将在节能减碳的浪潮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